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部署要求,按照《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要求,2024年我校将继续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
一、招生对象
高校专项计划招收边远、原贫困、民族等地区县(含县级市)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市、区)确定。报考学生须同时具备下列三项条件:
1.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考生户籍、学籍资格审核由各省(区、市)完成。
二、招生计划
我校招生计划按照教育部核定的高校专项计划招生规模执行。对于非高考改革省份,招生计划均为理科计划;对于高考综合改革省份,考生选考科目要求为“物理+化学”。生源不足时,本计划不再征求志愿或降分录取。
三、报名方式
1.报名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4月25日24:00。
2.报名程序:申请人请登录高校专项计划报名系统(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进行网上报名,并按提示信息填写内容并上传相关材料,包括:
(1)报名表(报名完成后由系统生成打印,包含中学成绩,须加盖中学公章,中学负责人签字。考生将填写完整、本人签字、中学签字盖章、版本号与网上一致的报名申请表上传至报名系统);
(2)第二代身份证(正反面)、考生及其父母或法定监护人的户口本首页、户主页及本人页(或当地公安部门开具的证明);
(3)高中阶段学业水平考试成绩、综合素质评价材料(包括记载学生在思想品德、学业水平、身心健康、艺术素养和社会实践五个方面突出表现的成长记录、典型事实材料以及相关证明)及其他反映学生成长与发展情况的写实性材料等。
上述材料均须扫描或拍照后按系统要求规格上传,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要求真实、详尽、准确、清晰,材料复印件须中学盖章。所有申请材料通过报名系统网上提交,我校不接收纸质报名申请材料。未按要求确认报名、报名申请材料不合要求者,视为报名无效。
四、审核及录取
1.经有关省(市、区)完成户籍、学籍资格审核并进行公示后,我校将组织专家组对报名学生申请材料进行审核,综合考察考生高中阶段学习基础、综合素质等,择优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考生名单。初审合格名单将在我校招生网及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进行公示。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2.我校将参考各省(市、区)入选资格考生人数所占比例确定高校专项计划在各省(市、区)的招生专业及计划。录取时,我校可根据各省(市、区)入选资格考生报考情况及生源质量,对招生计划在省份间进行适当调整。
3.公示无异议的高校专项计划入选资格学生按生源所在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志愿(填报高考志愿时,具体填报方式、填报时间等以生源所在地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规定为准)。
除内蒙古外的非高考改革省份考生高考投档成绩(含政策性加分)须达考生生源地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理科最终模拟投档线(不含中外合作办学类专业,下同)下30分(含)之内,且不低于生源地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省份,要求为不低于省级招生考试主管部门划定的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内蒙古考生须高于理科本一批次分数线上90分(含)。
对于实行新高考改革的浙江考生高考投档成绩需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20分(含),海南考生高考投档成绩需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80分(含),其他新高考省份考生高考投档成绩需达到特殊类型招生最低录取控制参考分数线上50分(含)。
我校将依据公布的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按照考生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分到低分依次择优录取,同时根据我校招生章程中的规定确定录取专业。
五、领/导机构及监督机制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在学校本科生招生工作组领导下,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和择优录取原则,严格执行相关招生政策。
2.高校专项招生工作中坚持招生信息“十公开”。学校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明确监督举报渠道,由学校监察处对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工作进行监督,并主动接受社会监督。
3.学生及其所在中学应当保证申请材料及相关推荐材料的真实准确,一经发现弄虚作假者,将取消学生的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并将情况上报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及教育部备案。对于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考生,我校将取消其录取资格或学籍。
六、**
通信地址:南京市秦淮区御道街29号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
邮政编码:210016
传真**:025-52119051
咨询**:4001810287
监督**:025-84891546
电子邮箱:zsb@nuaa.edu.cn
**:http://zs.nuaa.edu.cn
七、如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政策调整,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也将作相应的调整,以调整后为准。
八、本简章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
波兰一口气购买“天量”武器装备,意欲何为?
波兰是在欧盟内部倡导严厉制裁俄罗斯的成员国。波兰推动欧盟对俄实行最严厉的制裁包括对俄罗斯中央银行的制裁、切断俄罗斯银行与SWIFT系统的联系、对俄罗斯实行全面能源禁运、没收俄罗斯海外资产等。作为援助乌克兰的第二大北约国家、遣乌雇佣军数量排名第一位的波兰,它购买如此巨额的军火根本不是为了防御,而是为了兼并乌克兰西部地区、配合北约攻击白俄罗斯;
北约峰会上,乌克兰议员就与立陶宛商讨过瓜分俄罗斯的方案:斯摩棱斯克归立陶宛;库班归乌克兰;(俄罗斯)高加索地区从俄罗斯独立;莫斯科归波兰所有。贡恰连科还特别解释说,把莫斯科送给波兰的原因是:自从16世纪以来,波兰就想得到那里——如果没有波兰政府在背后推波助澜,乌克兰神经大条的议员根本不敢公开这个方案;
波兰政府的采购案中,先进坦克/自行火炮占据了重要地位:除了美帝交付的248辆 M1A2之外,它还与现代罗特姆公司谈判,在2024年前采购180辆K-2主战坦克,总价3万亿韩元,截至2030年还将追加购买400辆该型坦克,总价8万亿韩元;波兰与韩国航空航天工业公司(KAI)谈判,采购48架FA-50战机,总价3.4万亿韩元;波兰与韩华公司谈判,采购670门K-9自行火炮,总价约为4至5万亿韩元;
尽管FA-50可以作为轻型战斗机使用,但是,它的实力面对俄制重战群属于被打靶的地位,所以,FA-50只是波兰空军防御的力量,真正体现波兰野心的就是重型坦克和自行火炮——空中掩护逼迫北约空军参战!
由于波兰“国产”的155mm“蟹”式火炮属于大杂烩,波兰陆军发现它不太适应乌克兰大平原,因此,迫切寻找一款可以配合北约M-109A6、PZH-2000的自行火炮迫在眉睫——波兰提前预备做好截断俄军突击群后勤、突击方向的准备;俄罗斯的T-90MS坦克正在提升量产变能,这样,如果乌克兰被迫求和,波兰面对的就是庞大的俄制T-90系坦克群了,在坦克质量方面必须提升:乌克兰坦克群被吊打的惨痛教训必须吸取;
波兰是应对俄乌危机的北约东翼的前沿阵地:俄乌战争爆发前,已经有包括美国精锐部队的近1万名美军驻防波兰,美军重型装备也已进驻波兰东部。波兰成为北约军事应对乌克兰危机的前沿阵地。在战争爆发前后,来自西方国家的大量军事装备和人道主义援助物资通过波兰源源不断运往乌克兰——波兰事实上成为乌克兰的后勤基地。波兰不但积极向乌克兰提供军事援助,在军援问题上波兰也提出非常激进的主张:包括把波兰米格战机送到美国在德国的军事基地,让美国把飞机转交给乌克兰,最后美国五角大楼没有同意。波兰副总理卡钦斯基和波兰总理一道访问基辅,提出了让北约向乌克兰派遣维和部队的主张。该主张也遭到了北约的拒绝,因为北约不愿卷入与俄罗斯直接的军事对抗;
那么,波兰政府的战略方针并不是直接独立抗击俄罗斯,而是把北约拖下水,实现自己分裂俄罗斯的战略:波兰希望在西乌克兰配合北约空中/海上力量正面抗击俄军;波兰陆军主力则推进白俄罗斯,延伸华沙的安全距离(华沙距离白俄罗斯180公里),击破白俄罗斯军队,波兰军与立陶宛北约军会师,彻底切断加里宁格勒与俄罗斯本土联系,断绝俄罗斯在波罗的海控制权;接着,美帝军队抵达欧洲大陆,北约全面击溃俄罗斯,波兰继而造成“统一”白俄罗斯、西乌克兰的任务………
可是,波兰在“冬季-20”演习中,由于缺少先进坦克和自行火炮,俄军只用了5天就占领华沙——北约动用了F-35、海马斯、M-270、爱国者导弹、M1A2、M109A6等所有先进武器,波兰首先进攻的前提下!
既然无法抵抗强悍的俄军,心中有鬼的波兰政府只能开启神经质似的军火大采购,接着不断唆使北约“维和部队”进入乌克兰,再让美军重装甲师不断逼近白俄罗斯边境施加压力给俄罗斯——看上去威风凛凛,俄罗斯只用了一招就让波兰和美国安静了:公开交付无阵地依托发射、核常兼备的“伊斯坎德尔-M”导弹,白俄罗斯总统冷静的告诉北约:“我们需要做好万全准备,哪怕会动用威力最大的武器,也必须保护我们的国家”-美国媒体替他解释:波兰、波罗的海三国以及匈牙利、斯洛伐克和捷克等北约盟国都纳入了导弹打击范围;
此言一出,北约瞬间安静了………
江苏有哪些比较好的学校?
江苏省的大学中,一共有14所大学,在2024年,进入了全国百强大学,分别是:
1. 南京大学 全国第6名
2. 东南大学 全国第21名
3. 南京理工大学 全国第37名
4. 苏州大学 全国第39名
5. 南京农业大学 全国第44名
6.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全国第49名
7. 江南大学 全国第50名
8. 南京师范大学 全国第51名
9. 河海大学 全国第61名
10. 扬州大学 全国第66名
11. 中国矿业大学 全国第68名
12. 南京林业大学 全国第72名
13. 江苏大学 全国第77名
14. 南京工业大学 全国第83名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