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公布!共招生95人
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公布!共招生95人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学科门类齐全、海洋和水产学科优势显著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学校依山傍海,坐落在景色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青岛。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2024年重点高校招生专项计划工作的通知》(教学司〔2024〕2号)要求,我校2024年继续面向农村和脱贫地区县(含县级市)及以下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学生开展高校专项计划招生。具体实施区域由有关省(区、市)确定。
一、招生计划
2024年计划招生95人(以教育部最终下达的招生计划为准),学校将根据考生报名情况和审核结果,在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公布各省计划招生人数和专业。
二、招生对象与报名条件
考生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1. 符合2024年统一高考报名条件;
2. 考生本人及父亲或母亲或法定监护人户籍地在实施区域的农村,考生本人具有当地连续3年以上户籍;
3. 考生本人具有户籍所在县高中连续3年学籍并实际就读。
注:考生户籍、学籍资格由各省(区、市)审核确定;往年被专项计划录取后放弃入学资格或退学的考生,不再具有专项计划报考资格。
三、报名方式
网上报名:考生需在2024年4月25日前登录高校特殊类型招生报名平台(http://gaokao.chsi.com.cn/gxzxbm),按要求进行网上报名,如实填写报名信息,上传相关证明材料,完成报名申请。我校将通过报名平台进行网上评审,不需要考生或中学邮寄任何纸质材料。
注:考生须按系统提示填写或上传的材料如下:
(1)《中国海洋大学2024年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申请表》(网上报名后系统自动生成);
(2)校级以上获奖及其他成果证明材料(非必须项)。
以上材料需由中学相关部门审核后,加盖中学公章,经扫描或拍照后一并在报名系统上传。上传至报名系统的申请材料务必真实、准确、清晰。
四、选拔程序
1. 材料审核及入选考生确定办法
我校将按照“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对考生提交的申请材料进行评审(所在省户籍学籍审核不通过者不予审核)。
2. 入选考生公示
入选考生名单将于2024年5月底前通过我校本科招生信息网公示。经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我校将报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进行公示。最终名单经教育部阳光高考平台公示无异议后正式确定。
3. 招生计划确定
我校将根据各省入选资格考生人数,兼顾生源质量与区域分布的合理性,参考我校在各省本科一批招生计划的安排,公布各省高校专项计划招生人数和专业。
五、录取政策
1. 志愿填报:入选考生须参加2024年普通高考,按照生源地省级招办统一安排和相关要求填报我校高校专项计划志愿。未按要求填报的考生将不再享有我校高校专项计划资格。录取时,学校将视各省生源情况,在各省份间适当调整招生计划。
2. 录取规则:入选考生高考投档成绩达到所在省份划定的本科一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对于合并本科批次的省份,参照该省份确定的部分特殊类型相应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执行),我校根据公布的高校专项分省分专业计划,对投档的入选考生按高考投档成绩从高到低,遵循“分数优先”的原则择优录取。
实行高考改革的省份,考生选考科目应符合我校相关专业(类)的选考科目要求。
六、决策与监督机制
1. 我校招生办法、录取程序、录取结果等招生过程中的所有重要事宜均由本科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决定。
2. 学校纪检监察部门负责招生全过程监督,受理举报或投诉:通信地址:青岛市松岭路238号中国海洋大学监察处;邮政编码:266100;**:0532-66782733,E-mail:jiancha@ouc.edu.cn。
3. 考生须承诺提交的所有材料客观、真实。如有虚假内容,将取消当年高校专项计划的报名、审核和录取资格,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省级招生考试机构或教育行政部门,取消其当年高考报名、考试和录取资格,并视情节轻重给予3年内暂停参加各类国家教育考试的处理。已经入学的,按教育部和我校相关规定处理取消学籍,毕业后发现的取消毕业证、学位证。中学应当对所出具的材料认真核实,出现弄虚作假情形的,我校保留采取相关措施的权利。
4. 本简章由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负责解释。如教育部有政策调整,以教育部最新政策为准。我办**如下:
**:0532-66782426/66782478(传真)
邮箱:ouczsb@ouc.edu.cn
**:http://bkzs.ouc.edu.cn/
中国海洋大学本科生招生办公室
2024年4月3日
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怎样录取附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
很快就到高考季了,又要有一大批怀揣着梦想的学子走进考场。其实,除了要认真准备普通高考,还有强基计划、高考三大专项计划等机遇需要学生们去把握。其中高考三大专项计划之一的高校专项计划,受到很多学生的关注。那么我就来为同学们介绍一下,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怎样录取?并附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给大家参考。
一、高校专项计划是什么意思?
高校专项计划是高考三大专项计划之一,其余两个分别是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这一优惠政策的出台,是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农村学生读上大学。高校专项计划的具体内容如下:
1、报考条件
指定县市(边远、贫困、民族等地区县)的高中勤奋好学、成绩优良的农村户籍学生可以报考,招生计划一般占当年该高校本科招生人数的2%以上。符合报考条件的考生可报名并提交有关材料,通过审核后,就等于成功报考。
2、院校范围
全国共有95所院校获得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资格,其中包括72所教育部直属院校。每年参加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的高校都会在5月份发布招生简章,考生可以多关注有关院校发布的信息。
3、报考流程
考生在阳光高考平台报名,还需要提交必要的材料。通过审核以后,去考生所报考的院校或者院校指定地点参加考核(笔试或面试)。考核通过的考生可以享受降分录取等优惠政策,但考生的高考成绩必须在一本线以上。也有一些院校没有考核,根据高考成绩择优录取。
二、高校专项计划怎样录取?
以中国政法大学为例,2020年参加中国政法大学高校专项计划的考生,需要在考生所在的中学参加远程面试。面试后中国政法大学会将测试成绩进行排名,确定入选考生名单。入选后的考生只要在高考中分数达到本省一本线,即可被中国政法大学录取。
也有一些高校不需要额外的面试,比如兰州大学等。只需要在提交资料后参加高考,学校会根据高考分数择优录取。因此即使通过了院校的考核也不能松懈,高考成绩才是最关键的录取标准。
三、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学校名单
每年的5月份,这些高校都会在官网发布高校专项计划招生简章 ,想要报考的同学一定要多多关注学校官网。以下是2021年高校专项计划的学校名单,符合报考条件的同学们可以看一看里面是否有自己心仪的院校。
北京(24所):
上海(9所):
天津(2所): 南开大学、天津大学
江苏(11所):
浙江(1所): 浙江大学
安徽(2所):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
河南(1所): 郑州大学
山东(3所):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福建(2所): 厦门大学、福州大学
湖北(7所):
广东(2所): 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
湖南(3所): 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
四川(5所): 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交通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
重庆(3所): 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政法大学
陕西(7所):
黑龙江(4所): 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林业大学
吉林(2所): 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
辽宁(3所): 大连理工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大学
贵州(1所): 贵州大学
甘肃(1所): 兰州大学
云南(1所): 云南大学
广西(1所): 广西大学
以上就是关于高校专项计划的一些具体介绍,希望我的解答能够对同学们有所帮助。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抓住机遇,梦想的实现一定就在不远处。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名单公示
2022年高校专项计划名单:
1、合肥工业大学
2、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3、北京大学
4、北京化工大学
5、北京林业大学
6、中国传媒大学
7、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8、北京外国语大学
9、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10、北京科技大学
11、华北电力大学
12、北京语言大学
13、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14、北京师范大学
15、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16、北京交通大学
17、中国政法大学
18、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19、北京理工大学
20、清华大学
21、北京邮电大学
22、北京中医药大学
23、中央财经大学
24、中国人民大学
25、中国农业大学
26、北京工业大学
27、厦门大学
28、福州大学
29、兰州大学
30、中山大学
31、华南理工大学
32、广西大学
33、贵州大学
34、郑州大学
35、东北林业大学
36、哈尔滨工业大学
37、哈尔滨工程大学
38、黑龙江大学
39、武汉大学
40、华中科技大学
41、武汉理工大学
42、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43、华中农业大学
44、华中师范大学
45、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46、湖南大学
47、中南大学
48、湖南师范大学
49、吉林大学
50、东北师范大学
51、南京大学
52、东南大学
53、中国矿业大学
54、河海大学
55、江南大学
56、南京农业大学
57、中国药科大学
58、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59、南京理工大学
60、苏州大学
61、南京师范大学
62、大连理工大学
63、东北大学
64、大连海事大学
65、山东大学
66、中国海洋大学
67、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68、西安交通大学
6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70、长安大学
71、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72、陕西师范大学
73、西北大学
74、西北工业大学
75、复旦大学
76、同济大学
77、上海交通大学
78、华东理工大学
79、东华大学
80、华东师范大学
81、上海外国语大学
82、上海财经大学
83、上海大学
84、四川大学
85、西南交通大学
86、电子科技大学
87、西南财经大学
88、四川农业大学
89、南开大学
90、天津大学
91、云南大学
92、浙江大学
93、重庆大学
94、西南大学
95、西南政法大学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高校专项计划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