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大学>正文

2024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前20大学院校排名一览表(附专业最强院校)

07-11 大学

2024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前20大学院校排名一览表(附专业最强院校)

2024全安全科学与工程专业前20大学院校排名一览表(附专业最强院校)

2023年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排名名单已经整理好了,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排名第一的大学是中国矿业大学,排名第二的大学是安徽理工大学,排名第三的大学是南京工业大学,排名第四的大学是西安科技大学,排名第五的大学是河南理工大学。最新的开设安全科学与工程类专业大学名单请接着往下看吧。

一、全国安全科学与工程类高校完整排名一览 (20所)

根据2023年金平果排行榜发布的安全科学与工程类高校排行榜,共有20所高等院校上榜,其中位于前十名的大学为:

1、中国矿业大学

2、安徽理工大学

3、南京工业大学

4、西安科技大学

5、河南理工大学

6、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7、中南大学

8、湖南科技大学

9、太原理工大学

10、北京科技大学

更多院校排名详情可见下表

 排名  学校名称  等级  学校数
1  中国矿业大学  5+ 153
2  安徽理工大学  5+ 153
3  南京工业大学  5 153
4  西安科技大学  5 153
5  河南理工大学  5 153
6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 153
7  中南大学  5 153
8  湖南科技大学  5 153
9  太原理工大学  5- 153
10  北京科技大学  5- 153
11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5- 153
12  武汉理工大学  5- 153
13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5- 153
14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5- 153
15  常州大学  5- 153
16  重庆大学  4 153
17  黑龙江科技大学  4 153
18  南华大学  4 153
19  北京理工大学  4 153
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4 153

二、院校简介

1、安徽理工大学

安徽理工大学是安徽省重点建设的特色高水平大学,是安徽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应急管理部共建高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建设的高校。2022年5月,安徽理工大学国家创新人才培养校,示范基地被命名为安徽省“科学家精神教育基地”,2021年12月,安徽理工大学获批“安徽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学校建造于1945年,原身准南煤矿工业专科学校,与合肥工业大学同根同源,是安徽省第一所工科高校。

2、太原理工大学

太原理工大学前身是创立于1902年的国立山西大学堂西学专斋。学校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第一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CDIO工程教育联盟成员单位,入选国家“111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试点院校、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

3、常州大学

常州大学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学校位于江苏常心,主管部门头江苏省教育厅,是“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学校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21个院系,本科专业67个,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

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是什么?

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是确保各行业和领域的安全生产水平持续提升,减少事故发生率和伤亡人数。重点包括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技术水平,加强事故隐患排查和整改,推动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加强安全宣传教育,提高员工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同时,加强监管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确保企业和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实现安全生产持续稳定发展。

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是什么?

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是全面改善和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实现以下目标:

1. 减少事故发生率:通过加强事故防范和风险评估措施,大幅降低各类事故的发生率,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提高职业健康水平:加强职业病防治工作,推动企业建立和完善职业健康管理体系,减少职业病发病和职业病致死人数。

3. 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力度,强化执法力度,加大对违法违规企业的处罚力度,提高安全生产监管水平。

4. 增强安全意识:通过宣传教育和培训活动,提高广大职工和公众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和意识,培养安全文化,形成全社会共同建设安全生产的氛围。

5. 推动科技创新:鼓励企业加大对安全生产技术创新的投入,推动新技术在工业安全领域的应用,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管理水平。

总之,2024年安全生产目标是建设安全可靠的生产环境,实现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幸福。

版权声明: 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旨在传递更多信息,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猜你喜欢